[生活] 關於科隆又無關科隆
下雪時從科隆大教堂往外拍 |
以一個遊客來說我很喜歡德國科隆 (Köln),
除了大教堂很壯觀、逛街的地方很便宜(?)、豬腳好吃啤酒好喝(??)之外,
它是我第一個踏上的德國城市(呃從法國 Strasburg 跨過萊茵河隔壁的 Kehl 不算)
第一次見識到德國的聖誕市集、德國人的體貼(相較於法國)、還有當年度的第一場雪,
科隆小精靈和香水的歷史也讓熱愛聽歷史故事的我十分著迷,
總之這是個讓我印象很好的城市,對德國的第一印象也很好。
所以這個新聞讓我十分震驚(簡直是 2016 第二震驚) :
〈德國科隆大規模性侵案件,默克爾難民政策遭質疑〉
我覺得這是個非常重大的新聞,牽扯到難民、性別、國防布(?),在歐洲相關社團也激起很多討論,
對於在台灣的人倒是看起來很平靜,反而比較多宜農事件的後續討論(也很好)
倒也不是想說什麼台灣人不關心國際新聞之類的,
畢竟我也是滿典型的台灣人,從各種層面來說都不算很關心時事,
偶爾看看新聞、看看 Facebook 上面大家轉來轉去的消息,
明明身在歐洲,這幾個月來的難民消息也是心血來潮時瞄瞄新聞。
看新聞或是評論的時候感覺總懂得永遠不夠,
看了這篇同意以後,下一篇馬上就打臉,
看了這篇懵懵懂懂,下一篇就被罵不查證。
看了這篇覺得就是它了!下一篇就說你們搞錯重點了。
容我 quote 好友連真的話,認識這麼多年她依然是我心目中文字最能精準命中的寫手:
2015世界上還發生了各種紛紛擾擾的事,在我的世界裡它們化作一則則動態上的新聞、評論、照片、大頭照...,不知怎麼的覺得好吵,以至於有點無力消化。所有事情都可能與你有關,都需要你的關心,同一件事情可以同時有一百種觀點,如果少知道一種好像就對不起誰一樣。_
對於要怎麼與這個世界相處,離答案還很遠很遠。
最新的體悟是,就像人只會從相遇的人裡面喜歡一個(或多個),
我們也只能從自己知道的事情裡面選擇要關心什麼;
就像人只能從別人展現的各個面相來 approch 對方真正的樣子,
我們也只能從自己知道的觀點來拼湊新聞事件真實的面貌。
(不要一直亂類比)
不關心或許只是因為不知道,不知道這件事、不知道可以這樣想,
知道了以後要不要關心則是選擇,關心是一種選擇,不關心也是,
當然關心要付出的努力絕對比較大,而現實是我們能關心的事情永遠有限,
別人的答案就只是別人的答案,
選擇關心什麼、不關心什麼,最後都要自己承擔。
雖然新年新希望明明已經許完,還是容我偷渡一下,
希望對於如何和世界相處終究能磨出一個自己的答案。